2021-08-26来源:海文考研
22考研:人大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难度介绍
为帮助您更好地复习考研专业课程,理顺考研学习的条理,海文考研总结多年考研指导经验以及成功考研学员的亲身经历,为您制定和特编此专业课复习指南,以更好地指导您进行专业课学习,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希望2011年考研的你能够汲取经验,复习顺利。
人大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考研——专业信息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是中国语言文学系重点发展、具有相当学术实力的学科之一,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前辈著名学者谢无量、冯其庸、吴文治、蔡钟翔、朱靖华、成复旺等曾在此工作多年,辛勤耕耘,为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通过自身建设、大力培养和积极引进,古代文学专业已经建设成一支学术结构合理、研究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这支学术队伍的平均年龄为45岁,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7人,近年来,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10项,出版数十部学术专著和数百篇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共有教师11名,包括教授7名,副教授2名,讲师2名。其中在职博士生导师为李炳海、叶君远、袁济喜、诸葛忆兵、冷成金。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为本学科点兼职博导。
本专业培养的是能够从事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的人才。已经毕业的学生多数留在北京或从事教学工作,或从事编辑记者工作,或担任公务员。
人大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考研——专业近三年报考录取情况
年份 |
计划招生数 |
实际录取数 |
免推生人数 |
计划外招生 |
复试分数线 |
奖学金人数 |
2007 |
7 |
7 |
1 |
6 |
340 |
--- |
2008 |
23 |
23 |
15 |
8 |
345 |
12人一等,11人二等 |
2009 |
22 |
22 |
12 |
10 |
350 |
--- |
人大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出题老师情况
叶君远,男,1947年生,汉族,北京人。曾插队多年,77年恢复高考,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79年考取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师从冯其庸先生研治古代文学,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98年被评为人大“十大教学标兵”之一,1999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曾先后赴韩国延世大学、台湾逢甲大学讲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分党委书记。
冷成金,男,1962年3月9日生,1991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2003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博士学位。1991年7月—1996年6月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任讲师,1996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任副教授,1999年2月——2001年8月期间任韩国韩瑞大学客座教授,2003年7月起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任教授,2005年起增补为博士生导师。
人大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试情况
复试(300分)包括三个部分:
(1)专业笔试(100分),只考察中国古代文学(含古代文论)这一门课程的基础知识,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单、问答论述、文论评述等。
(2)英语面试(50分),通常有3-5个老师,还有一个助手。英语面试主要考察的是基本的英语听说能力,包含自我情况介绍和专业知识问答等。专业知识问答主要是提供一些文本片段(中外诗歌、小说、散文、文论等),考生准备一段时间后,进入考室,考官根据考生自主选择的材料进行问答。
(3)专业综合面试(150分),抽1-2道专业题回答,如果确实不会回答(可以试着请求老师换一道题目),当然,老师还会问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综合面试一共有3-5个老师参加,老师考察点很多,而且问完了你抽到的题目后,老师往往还会问一些其他题目:比如你都看了那些书有和收获?你在本科期间有参加社会实践或有相应的学术成果吗,并举个具体的例子予以说明?答题的关键在于你一定要把握答题的思路和逻辑。让面试老师觉得你条理很清晰,逻辑很严谨,论据很充分就可以了。面试老师评判一个学生的面试情况,往往不全是根据学生的答题内容,实际上他们是更看重这个学生的考虑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测试的老师都很和蔼,会制造轻松的交谈气氛,让你放松,发挥出最好水平。文学院的老师对学生还是很负责任的,复试面试过程也是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所以踏实发挥出*佳水平是最好的选择。
人大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习规划指导
往年大纲变化解读
2009年(含)以前人大文学院的初试一般按照中国语言文学综合加报考专业课进行,要求考生除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知识进行全面把握以外,还应该对报考的专业课程有全面、细致、深入理解。
至2010年开始,人大文学院开始尝试按照一级学科的出题方式进行命*,也就是说,初试的所有考生都将回答一样的试题(汉语言基础、中国文学基础)。虽然,命*方式有一定改变,但是,人大文学院的初试专业课都是侧重于考察基本知识、基本概念,重在了解考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和思维能力、表达水平,少有难、怪、偏题出现。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课程多,知识点繁杂,但是,考研初试由于时间有限,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知识就会考察,因此把握住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重难点是复习的关键。
历年考试难度分析
两门考试考察的基本题型都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简单题、问答论述题,语言类的试卷还可能出现古文句读翻译的题型。
题型 |
作答要点分析 |
占比 |
名词解释 |
如果有名词解释,通常有3~5个名词需要解释,这部分内容作答需要准确,最好是按照参考教材中的定义作答,不需要发挥和解释,精确最重要。根据跨考专业课辅导老师的经验,这类题型往往最伤脑筋,考的是扎扎实实死记硬背的功夫,分值虽然不高,犹如鸡肋。但是往往这部分题目答得越标准规矩,越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和好感。所以仍然值得花时间好好准备。 |
10~20分 |
简答 |
一般可能有4~5个左右的简答题,答题技巧是把要点答全,比如一个问题下面有3个要点,只需要开宗明义地写出3个要点,并且在每个要点后加上一到两句解释的话就可以,不需要做过多的延伸,而且要尽量忠实于参考教材。 |
20~30 |
论述 |
通常有4~5个不等的论述题,基本上每个题考的是一本参考书的内容,有些题目可能有多门课程和参考书的综合和交叉。这部分题目需要考生在理解书本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理解和知识做适当的延伸。答题技巧是论述题一定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不需要自己发挥,就是书上的要点;论据要用自己的材料;论证的过程就是体现个人思维和逻辑的地方,也是老师比较看重的。 |
40~60 |
填空 |
考试实行改革以后,现在考试更注重考察基础知识,而基础知识最常见的考察方式就是填空题。填空题考察的都是基础知识,大多数知识点都能通过看书直接获得,但是要注意不要遗漏,以及不要把知识点搞混淆。 |
20~30分 |
复习方向点拨
首先,选择一本难度适宜、内容全面、与考试相关度最大的教材作为主要复习教材。开始时可以把书较详细地看一遍,熟悉内容。以《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为例,在阅读教材的同时,可以适当补充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当然,2011年的研究生考试将更注重中国语言文学知识的全面性,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可以适当调整该门小专业课思路,关注整体,压缩细节。
第二步,结合考试题目的深度,把每章每节仔细研读,再把每个问题弄清楚,并强化理解和记忆,把教材吃透。每年的真题是最重要的复习资料,阅读真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了解本学科的重、难点,同时,在研读真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动笔把答案拟定一下,然后阅读教材看看您答得是否全面、透彻。
第三步,通读不同版本、比较优秀的同类教材。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着重点各不相同。在前文的参考书目中,辅导老师已经列出重要的同类教材,您可以在了解各学科基础知识以后,做相关的涉猎。
第四步,建立自己的理解框架,把一门学科的理论内容融进自己的框架里。学会自己阐述你所选择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希望大家在准备每门课程的同时,都形成自己的专业课笔记。这样可以全面动用您的认知器官,有利于记忆,加深理解,同时,请相信,您准备的复习笔记永远是最好的。
要记住,“熟能生巧”。如果您拿起题目不知道怎么做,或者觉得很模糊,那就是您对知识不够熟悉,您还需要回头多看几遍书。中文学科尤其强调记忆,没有别的方法,熟练、熟练、再熟练,功到自然成!
参考书目推荐
中国文学基础:
1、文学理论新编(修订版)、陈传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008年推荐书目为此版本的《文学理论新编》,但是,如果此书无法购买,建议使用高等教育出版出版的童庆炳编写的《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该书如果无法购买,可以选购童庆炳新编订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文学理论新编》)
2、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版)、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5、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汉语言基础:
1、现代汉语、黄伯荣 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语言学纲要、叶蜚声 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古代汉语、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或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1999年版
其它推荐书目:
中国文学史建议同时使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建议同时使用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朱维之主编的《外国文学史》(欧美卷),2004年版。
人大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学习方法解读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 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3.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专业课复习特点
考研总的来说可以说是专业课的较量,公共课过线很容易,但是拿高分很难,恰恰相反,专业课得分很容易,只要你自己肯下个功夫,考研的150分基本就拿到手了。根据近几年的数据分析,可看到大多数顺利考取本专业的考生,都在专业课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平均每门专业课在110-120分以上者比比皆是,因此说,专业课才是“王道”!
下面大致介绍下专业课的复习思路:
一、以指定的教材为主,要熟练掌握指定书目的内容。
看书的时候绝不能放松基础知识,也要重视重、难点。在*一遍通读教材的同时,可以整理出相关的专业课笔记(包括每课的主要思路、重要概念、论争过程等),该专业课笔记包含您的阅读心得与读书体会,我们始终坚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写多记,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条件下,争取阅读相关层次不同版本的教材,以扩大知识面,加深自己的理解能力。
二、要研究历年的试题,找出考题的大致范围,结合考试题目,选择难易程度、知识面相符的复习资料。
历年专业课的真题实际提示的是复习的思路,以及考试的重、难点,在*一遍复习的同时,可以适当阅读了解下;对于专业课真题的使用以及自习研究,将在第二阶段的后半期全面启动。
难易程度相关的复习资料将在后文中附上,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一定参考。
(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海文考研收集整理,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