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9来源:海文考研
“什么时候开始整理专题?”
“专题如何整理?”
“有哪些重要的专题?”
......
今天学长给大家做一期梳理,考研er赶紧码住!
一、为什么要整理专题?
在前期的复习中,大多考研er都是输入的过程,知识体系是松散的,如果能够搭建自己的知识库,将知识点分门别类,在后期答题的过程中就能更明显地体现。
1.串联知识体系,整理细碎考点
新传的参考书本来就比较多,学科脉络复杂,知识点细碎,专题整理就能很好地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和串联,构建系统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以获得对知识与真题系统深入的理解。重难点内容还能及时标注,方便后期边复习边梳理,既避免了枯燥的阅读又能加强记忆。
2.培养框架意识,理清逻辑思维
专题解决的是复合问题、知识融合的问题,比如短视频,它不仅是一个网络传播的问题,还涉及新闻的问题(短视频新闻)、经营管理的问题(比如平台运营),广电的问题(比如视听语言的叙事)、宏观的政经文化的问题。通过专题把零散的知识统合起来,综合应对可能出现的不同视角、不同学科领域的考查。
通过整理专题,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碎片化的资料堆积,而是能根据框架应对不同的问题,头脑中有清晰的脉络,下笔才能有条理有依据。
3.积累素材观点,答题言之有物
根据近几年的真题来看,各大院校出题逐渐灵活,不仅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更重要的是会考察对学界、业界热点的关注和了解程度,做专题就可以汲取课本之外的知识,更加灵活地应对考题。
在专题的整理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积累观点、案例、金句,另一方面可以根据社会热点、经典案例不断更新和补充,不仅可以积累知识在后期的输出阶段有话可说,还能大大节约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二、专题内容如何准备?
第一步:确定专题框架
对基础、前沿热点展开陈述。可以下载关于这个专题的经典论文,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小标题,建立起一个大致的知识框架。
一般包含:定义(内涵)、现状特征、优势&劣势、困境、措施、发展趋势、意义、学界观点、数据案例等。
第二步:补充论据
在考场上,不可能只写标题,不写内容吧。要将标题拓展成段落,补充论据案例。
第三步:优化
如果想拿高分就需要有眼前一亮的东西,比如答题数据、金句、案例、新颖的分析观点、角度...
第四步:以考场答题方式填补框架
1.5W模式
即指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传播受众,这类逻辑适合与新闻工作流程相关的专题,如媒介融合。
2.问题模式
即指提出问题(产生了什么样的问题、现象)、问题原因(问题从哪儿来的)、问题影响(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问题解决(对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这类逻辑模式适用于有明显负面效果的专题,例如算法。
3.时间顺序
即指按照可能发生事情顺序,从因到果,这类逻辑常适用于新鲜事物的专题。
4.“共”治模式
这个“共治”是指大家一起来解决,主要包括了政府、经济、媒体和公众,也就是出了事,大家都有责,也都需要一起参与其中,这类题适用于治理类的专题,如社会治理等。
5.宏观、微观、中观......
这类逻辑是最难用的,如果用好了也会非常容易出彩的。比较适合有明显社会意义的专题,如区块链技术等。
三、需要整理哪些专题?
专题一:中央厨房
专题二:县级融媒体
专题三:媒介融合
专题四:算法推荐
专题五:人工智能
专题六:视听传播
专题七:媒介文化
专题八:国际传播
专题九:健康传播
专题十:舆论引导/舆论监督
以下为专题详细内容,本篇共五个
专题一:中央厨房
“中央厨房”,原是餐饮业的一种管理模式,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烹饪的大厨房,其最大优势在于通过集中规模采购、集约生产降低成本,媒体融合借用了“中央厨房”概念,特指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通过内容的集约化制作实现信息的多级开发,以提高传播效果,节约传播成本,各地的“中央厨房”实践不尽相同,但“新旧融合、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是基本共识。其特征有统一技术平台支撑、统一采制、多元呈现、滚动发布、特别订制。
一、“中央厨房”的媒介平台性质
1.融媒体内容生产的神经中枢
作为升级版的编辑部改造模式,“中央厨房”标志着媒体编辑指挥系统的重大转型。过去,同一媒体集团的报、网、微、端各自为政,现在媒体负责人则可以依靠这个“超级枢纽”常态化地调控、指挥“媒体矩阵”。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工作人员在此协同作业,实现全媒体产品的采集、制作与发布。
2.实现内容创新的平台
媒介融合是一个通过重新配置媒体资源而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媒体变革过程。它不仅是一个空间平台、业务平台、技术平台、资本运作平台,同时还是一个内容创新平台。“中央厨房”实现了中央和有关部门的政策创新、媒体集团的体制创新和业务创新的有机结合,推动大批富有表现力的融媒体产品脱颖而出--H5页面(可视化移动端页面)、VR(虚拟现实)新闻、数据新闻以及重大活动的融合报道,不断地改变着主流媒体的形象,刷新着人们的阅读感受。
3.造就全媒体新人才的平台
在“中央厨房”的“部门统筹,人才融通”模式下,不仅可以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记者、编辑、主持人、制作人等角色的自由切换,造就融媒体时代的“全能型记者”,而且可以通过媒体人的自由组合,成立创意团队,生产出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产品。
二、中央厨房生产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1.中央厨房生产模式的优势
(1)分众传播,满足多元化需求
传统采编模式下的记者从属于单一媒体,信息供应对象为定位基本一致的单一媒体受众,信息采集基本不存在“众口难调”问题。“中央厨房”的组织框架下,记者面多个终端分众用户,生产关系表现为一对多。记者要考虑线索最适合的呈现形式、终端用户偏好等方面,在这样一种分众理念之下,记者以争取各终端用户为目标,满足其多元化需求。
(2)信息分层发布,实现新闻的集约化生产
信息分层发布是指记者采集到的信息,经过一个或多个技术平台的过滤、分割、加工后供集团内部多个子媒体使用,在稿件质量达到标准之后,还要对新闻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分析与整合,并将适合各终端表现的不同新闻要素具化,以形成能满足不同媒介形态需求的新闻产品,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使一次信息采集以最低成本产生最大效益,并保证信息的即时性。
(3)以产品导向代替作品导向,实现内容生产的市场价值
作品化导向与产品户导向下的内容生产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以用户为中心,在服务用户的同时实现产品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新闻产品是否能够得到用户认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能否体现新闻的“互动性、参与性与服务性等的新闻价值观”。中央厨房通过与受众的联系为产品市场的价值实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2.中央厨房生产模式的劣势
(1)生产成本是否可以降低仍不明确
“中央厨房”理论最初来自美国,即在面对同一个新闻报道选题时,期许同一个集团的不同媒体实现互动和整合,发挥协同效应,把同样的信息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体的产品,理论上可以节约采编成本,但全媒体平台到底可以节约多少成本仍然是一个不明确的问题。
(2)信息同质化现象依然存在
中央厨房的工作流程为“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媒体机构下属的各媒体成员既有义务和责任将采集回来的产品提供给“中央厨房”,也可以共享采集回来的产品,因此同质问题依然存在,这就需要各个媒体形成自己的专业采访队伍,把半成品的新闻素材当成新闻线索来看待,挖据新材料或背景,完成个性化的新闻产品制作。
(3)精准传播模式并未形成
中央厨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内容的差异化生产以及多渠道传播,但对受众的需求认识还不够,也未能达到受众和信息的高度匹配,这就给形成用户粘性提供了一定的难度因此用户数据库的优化、机器算法等新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是中央厨房未来应该重视的问题。
三、“中央厨房”的发展瓶颈/现实困难
1.组织架构的更新
不管什么形式的“中央厨房”,都牵涉到组织构架的再造。过去,属于每一个分媒体所管的部分,现在要切割出来,集中管理。各家媒体都形成了自己一套采编流程和发稿审稿系统,打造“中央厨房”后,从采写到审稿、到发布,都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稿流程更加简洁、渠道更加通畅、大大提高了新闻信息的时效性。
2.新闻产品的同质化
一篇通稿上了公共平台,各个子报都采用、那会扼杀报纸的个性化。如果报纸、网络、移动客户端、手机报等都用同一内容,最后的结果只能加速媒体的消亡。有些传媒集团在使用统一内容生产平台后,出现了子媒同质化的现象,削弱了整个传媒集团的竞争力。
3.用户的连接问题
传统的读者、观众已经转化为用户的概念,对传播提出了分众化、差异化、精细化的需求。而“中央厨房”与用户的深度沟通明显不足。如何第一时间理解读者的需要,把对产品的评价实时传递给编辑部,并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改进,是“中央厨房”模式走向成熟的又一考验。
4记者、编辑的能力适应
全媒体发布对记者、编辑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全媒体时代的记者不仅仅为一家报纸写稿还要为多家报纸写稿,还要给多种新媒体写稿。不仅要写文字稿,还要会摄影摄像。全媒体时代的编辑也要具备根据不同新媒体特点快速生成产品的能力。所以,全媒体时代的记者和编辑都要具有多重业务技能。
四、“中央厨房”的完善路径
1.顶层设计:从报道创新转向制度构建
“中央厨房”建制问题是其最大的障碍。有学者指出“打造一个临时的“中央厨房”是可行的,但是打造一个成建制的“中央厨房’难度很大,极有可能遭遇制度的难题。”人民日报社建立的“中央厨房”采编机制,就是在搭建全媒体平台后,打通了包括报纸、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媒体和数百个终端载体,逐渐发展为全媒体形态的“人民媒体矩阵”
2.报道领域:从局部实验扩展到整体推行
重大主题采用“中央厨房”相对比较容易,但要让“中央厨房”日常化运作,问题就复杂得多。从特殊任务报道到搭建全媒体新闻平台,从局部实验进而到整体推进,“中央厨房”常态化逐渐成为中央厨房的发展逻辑。
3.传播模式:从广播式转化为个性化定制
虽然“中央厨房”有节省人力、提升传播效率等好处,但毋庸置疑的是,全媒体强调的是共享机制,突出共性而淡化个性,强调共享而非独占。如果忽视同质化的问题,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千篇一律的“大锅饭”,扼杀媒体的个性化,致使传统媒体加速消亡。
专题二:县级融媒体
县域融媒体是在国家体制和统一改革格局下建立的县级新型传媒单位。它是在县一级成立的一个宣传机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21日的全国新闻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尽快落实县级融媒体的建设,提升地方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实现三个层面的功能:新闻资讯,宣传本地政策、发布本地信息,推介本地形象,引导本地舆论;政务公开,吸引全县群众在这张大网上随时随地进行政务办事、投诉互动;生活服务,以服务本地群众为重要目标,开发融媒体的智慧生活服务平台。
一、建设县级融媒体原因
1.县级融媒体中心是传播梯队的重要一环(大环境)
中央有央级融媒体中心、各省有省市融媒体平台,具体到县级这一基层宣传阵地,在媒介新生态的情境下也要转型,通过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横向整合县级宣传渠道,纵向对接省级乃至央级融媒体平台,上下齐动、全面整合,才能最终实现自上而下的融媒体转型。
2.执政资源需要与传播效果不足悖论亟需改善(必要性)
尽管具备在地优势,但居于“四级办”神经末梢的县级媒体无论是内容产能还是网控资源都与中央、省乃至市级媒体存在显著差距。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闻APP等互联网平台的海量用户规模、高强用户黏性使得县级党委政府的发声渠道有了更多元、便捷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新建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媒体单位就可能直面一个悖论:为了弥补既有劣势,县级党委、政府需要注入更庞大的执政资源,但未必能获得更理想的传播效果。基层媒体只有改变独立作战的现状,合力前行,聚力一处,才能形成局域性传播力,改善执政资源投入与传播效果不足的饽论。
3.利用信息接近性加强传播影响力(可行性)
县级融媒体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强调服务群众,突出服务事项。一方面作为媒体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县级融媒体利用其地理上的接近性,能够强化地域性信息的采集.传播与影响力,将接近性作为自己的独特优势,影响可以被影响的受众,同时辐射更多可以被影响的受众,传播群众关心的事。另一方面,面向三四线城市的互联网公司从2018年则实现了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积累了区县级大量的用户数据,基于这些用户画像系统,不断挖掘用户需求,布局产品生态矩阵,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二、建设县域融媒的意义
1.县级广电行转型升级的契机
在上一轮县级报纸整顿中,绝大多数县级报纸已经被关停,而县级广播电视台则基本上保留并持续发展至今,积累了较为深厚的媒体资源基础,有些台已在媒介融合上先行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广播电视台在音视频制作上具有专业性的天然优势,潜力亟待深入发掘。这次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正是一个关键性的契机。
2.组织结构革新,形成舆论引导合力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绝非原有各分散媒体的简单叠加,而是县级媒体的体制改革、机制创新、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和传播网络重塑,是近年来基层宣传系统一次最重要的改革。在这样整体融合的架构下,广播电视、报刊网站、两微一端等多种媒体形态和终端,共同构建起各具特点、优势互补的新媒体矩阵,形成宜传舆论引导的合力,提升基层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3.媒体服务功能落地,满足群众求
县级融媒体中心植根于本土,与基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唇齿相依”,在完成新闻信息生产和分发服务的同时,还可以聚合和运营所在区域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资源,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实现用户、数据和资源的聚集;积极探索对本地电商、文化、旅游教育等市场资源的开发和运营,建构起能够依托市场资源良性循环的运行模式。
三、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面临的问题
1.国有媒体机构活力不足,改革动力不足
多数县级媒体陷入困境,长期以来对僵化的体制机制不敢改革、不会改革、不想改革,管理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严重滞后,内部活力丧失。与此同时,由于县委县政府对改革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乏力,相关部门的改革动力也不足。由此来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必须大力改革。
2.各地异很大,一个药方难治百病
全国有约2800个县(市),县级媒体差异很大。有的县级台制作播出基础设施完善功能突出,人才齐备,各类媒体发展良好,融合深入推进,制作传播能力强大,经营状况持续良好。但很多县级媒体,基础条件十分薄弱,软件硬件都不匹配,数字化网络化任务欠账多,甚至要设备没设备、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几乎没有节目制作能力。这样的县,要建设标准化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困难极大,需因地制宜。
3.体制机制改革落地难、突破难
县域媒体是执行部门,没有自主改革的权限,因此用人、分配、激励、业务决策等等均需县委县政府或其他上级相关部门的授权或许可,而在这些部门的工作部署中,县级台往往处在视野的边缘,导致体制机制改革的末端梗阻,落地难,突破更难。
4.运营短板十分突出,“造血”功能缺失
县级融媒体中心定位为事业单位,财政给予相应保障,但这种保障实际上很难覆盖运行成本。这样,运营短板仍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瓶颈问题。没有造血功能全靠输血的媒体是不可能具备发展能力的,也无法获得运营力传播力影响力。
5.信息资源难以整合接入
根据试点经验,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基本业务模块是“新闻+政务+服务”。政务和服务都需要大量的数据。而各部门的数据资源因利益和技术因素等往往并不外接,特别是垂直管理的数据资源更是如此。县级台数据资源配置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优化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打破体制藩篱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强力支持,只有加强县级融媒体建设的顶层设计,才能有针对性地出台加快县级融媒体建设发展的扶持政策或指导方案。
以江阴市融媒体中心建设为例,将原江阴广电集团和江阴日报社整合,打破新闻单位原有“三定”惯例,中心下设编辑委员会、经营委员会、运行管理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四个委员会,搭建全新的内部构架。明确江阴市融媒体中心有整合全市政务资源、为民服务资源、共有传播资源的职责,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2.突出移动优先,重塑生产流程
突出移动优先,抢占移动端发布制高点。注重深入推进内容与平台互相融合,促进多元融合发展。要立足地域文化、深耕本土新闻,从舆论引导向党务政务、文化教育、商务会展、民生服务等领域拓展,再造采编发流程,构建起统筹内宣、外宣、网宣,融合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社会宣传资源的立体化传播矩阵。
如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江阴市融媒体中心推出了《战“疫”进行时》《莫货》等上百张“朋友圈海报”,以海报为载体,通过二维码入口,将各平台生产的精彩新闻实现多次传播,形成了“1+N”宣传的登加效应。
3.整合各类资源,匹配用户需求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必须以受众内容需求为定位标准,制定相应的内容生产与经营发展策略,强化精准营销和靶向推广,以传播清朗内容为目的,填补基层价值“洼地”,增强“造血”功能,因此,整合各类资源势在必行。整合各类政府资源,创新拓展“新闻+政务”服务内容。建立连接基层群众与政府间的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让县级融媒体中心真正“用起来。
4.引育人才“补短板”,激发创新创造力
县级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的核心是人才优势。在推进县级媒体融合发展中,如何创新人才引进、培育和使用的全链条激励机制,锻造一支素质过硬、能打敢拼的全媒体人才队伍是重中之重。骨干人才大幅度流失、新媒体人才稀缺、高层次技术人才留不住是媒体融合发展供给侧改革中存在的突出“短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突破人才瓶颈,建立高效实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媒体融合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专题三:媒介融合
一、媒介融合类型
1.所有权融合
大型的传媒集团拥有不同类型的媒介,因此能够实施这些媒介之间的内容相互推销和资源共享,如美国佛罗尼达坦帕市的媒介综合集团(the Media General company),美国俄亥俄州的新闻电讯集团(Dispatch Media Group),都是将各自在同一地区所拥有的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网站进行了融合。
2.策略融合
指所有权不同的媒介之间在内容上共享,如分属不同媒介集团的报社与电视台之间进行合作,相互推介内容与共享一些新闻资源。
3.结构融合
这种融合与新闻采集与分配方式有关,如美国《奥兰多哨兵报》决定雇用一个团队做多媒体的新闻产品,使报纸新闻能够加工打包后出售给电视台。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报纸的编辑记者可能作为专家到合作方电视台去做节目,对新闻进行深入报道和解释。
4.信息采集融合
指新闻报道层面上,一部分新闻从业者需要以多媒体融合的新闻技能完成新闻信息采集。前文中谈到的“超级记者”的工作便属此类。
5.新闻表达融合
指记者和编辑需要综合运用多媒体的、与公众互动的工具与技能完成对新闻事实的表达。
二、媒介融合发展现状
1.主流化传播,主题宣传推动内容“出圈”
2021年媒体融合围绕建党百年重大主题宣传,以及打造文化IP等亮点,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挖掘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先进的媒介技术进行表达呈现,实现了内容“出圈”。
主流媒体将传播内容与优秀文化、先进技术、创新表达、网络渠道这五种要素有机结合,打造出媒体融合“现象级”传播产品。
2.智能化推进,多元技术驱动传媒转型升级
媒体融合中的技术创新仍然沿着“智能化”方向深化,从智能技术支撑到智能技术运维,媒体智能化的新应用、新主体、新模式不断出现。
一方面,数字人推进智能交互主体涌现,成为传媒领域应用创新的亮点。另一方面,“主流算法”实现价值引导,算法机制成为近年来技术赋能传媒行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引擎。
3.视频化转向,渠道拓展促进传媒业态创新
超高清目前成为主流媒体视频化形态、视觉化呈现的重要手段。微信视频号已经突破了社交媒体属性,主流媒体和地方媒体也纷纷发力短视频客户端建设,关注用户需求,采取受众细分策略。
4.“媒体+”深化,资源整合实现传媒功能延展
从媒体融合的运营模式视角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已经成为政策、市场驱动下媒体自身变革所必经的转型路径。“新闻+”强化了媒体以新闻资讯、内容生产作为核心,并广泛聚合社会资源进行跨界合作。
5.纵深化布局,双重路径助力体制机制创新
2020年《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完善四级融合发展布局的要求后,我国媒体融合在纵向贯通与横向联动的双重路径下不断创新,逐步向现代传播体系迈进。
一方面,地市级媒体融合成为继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后媒体融合纵深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设立区域运营中心、跨地域合作模式成为媒体融合纵深
化布局的两个横向联动路径。
6.市场化运营,跨界融合驱动传媒结构调整
媒体深度融合中,推动主流媒体市场化运营,广告经营仍然是基础。值得关注的是,县级融媒的完全企业化、市场化运营成为行业发展热点。
三、媒介融合的积极影响
1.媒介融合使各种媒介都有所获益、如虎添翼
·报纸媒介得益于网络,使受众在具备上网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线阅读相应的报纸,调阅过往报纸的电子版,从而突破了以往阅读纸媒所遭遇的时空阻隔。
·电视媒介得益于网络,使受众能在移动的状态中收看节目,这无异于扩大了受众收看电视节目的空间范围。
·广播媒介得益于网络,不仅保持了听众在移动中收听的固有优势,而且可以使广播延伸到网络所到的任何地方,极大地拓展了广播的传播范围。
2.媒介融合使新的媒介形态随之产生
原先的单一媒介形态如不改变,将与当今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不相适应,与媒体之间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不相适应,与受众的多元文化需求和现代生活方式不相适应。媒介融合暗合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深层次心理需求。由于媒介融合,当下的媒介形态较之以往的媒介形态更趋丰富。
网上视频是网络与电视的结合体,是通过网络传播的本该由电视台传播的节目;手机原先的功能是通话和传递短信,现在还被用来作为终端接收新闻信息,从而成为新的媒介形态;博客微博客等,也与新的媒介形态有关。
3.媒介融合使新闻从业者的能量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
在全部媒体皆为传统媒体的时代,新闻从业者所释放的仅是显能量甚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潜能量则并没有得到释放。这是因为,媒介形态相对单一,与此对应的操作也相对简单,新闻从业者仅仅释放显能量已经能够满足媒体对他们的要求。
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由于以媒介融合为主要内容和因此而引起的外部环境条件相应的急遽变动,使媒体不乘势而变就不能满足受众的有所变化和提升的消费需求,就不能在与同行的激烈竞争中胜出,新闻工作者个人就无以体现自己
的竞争优势甚至难以安身立命。这时,应媒介融合之需开发自己的潜能量就成为新闻从业者的唯一选择。
4.媒介融合使媒体创新和新闻创新的空间有所拓
在媒介融合的大势之下,无论是在管理机制方面,还是在新闻生产、传播渠道和商业模式方面,都既有来自外部的创新要求,又有媒体内部人士所作出的创新举动。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闻理念和表现手段,即萌发和诞生于媒介融合的实践之中。受众由此而感受到了新的新闻理念、新的媒介形态新的新闻样式。
四、媒介融合的困境
1.关停并转长期存在,机构改革趋势将不断加剧
传媒行业由于经营、转型不善,以及战略结构调整及市场竞争压力等,关停并转现象逐渐增加,每年均会出现部分报纸杂志休刊停刊、广电频道频率停播。
未来,传统媒体关停并转的趋势将长期存在,主流媒体通过结构调整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需要加大,实现高质量发展,避免因传统思维和守旧态度而阻碍改革红利和聚合效能的释放,影响传媒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合理审视技术赋能,警惕概念炒作与过度应用
目前元宇宙技术水平仍处在初级萌芽阶段,应该以传媒行业和媒体融合现状作为出发点,警惕概念炒作、技术至上和过度应用,找到媒体融合与元宇宙的契合点。在乐观看待元宇宙等技术驱动媒体融合、形态创新、沉浸体验、广泛连接、系统进化的未来图景时,应时刻规避传媒应用中的技术伦理、应用失衡与产业风险。
3.行业乱象层出不穷,网络空间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随着网络传播成为传媒行业的主要场域,数据流通、网络应用、流量经济、直播经济、“饭圈”文化等逐渐兴起,网络空间也出现了诸多治理难题。
4.风险社会复杂多变,媒体应急传播体系亟待健全
相对社交媒体而言,主流媒体具有信息权威性、准确性的优势。但在风险社会、 信息社会交织下,许多突发公共事件往往在社交媒体第一时间传播,主流媒体相对被动。
针对突发公共事件,主流媒体如何及时、系统、安全地应对,以媒体社会责任与公共服务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将是媒体融合不容忽视的问题。
五、媒体融合的对策建议
1.利用政策优化红利,观照时代社会背景
2021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从服务大局、满足人民、行业繁荣、数字水平、国际交流、行业治理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对于中国媒体融合而言,政策导向是推进传媒行业变革发展的首要驱动力量,媒体融合从单纯的行业自主发展到国家政策扶持再到以创新变革嵌入社会,以多元功能服务国家发展。传媒行业面临的时代与社会背最在不断变化,媒体融合的政策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2.创新内容生产模式,注重科技文化要素
媒体深度融合的目标是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但内容建设依然是根本。近年来,技术要素、产业结构、文化基因等都进一步融入内容产制,从不同侧面驱动媒体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文化与科技已成为赋能传媒行业结构调整、驱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媒体融合将在媒介逻辑、技术逻辑与文化逻辑的三重互动中不断升级,主流媒体的产业链条、发展空间和生态体系也将不断完善。
3.推进移动优先战略,突出定制化场景化
未来,定制化、场景化、沉浸式有可能成为媒体融合移动端的基本特征。主流媒体需要注重从“移动优先”战略转入“移动深化”策略或“移动提质”策略,充分感知用户需求,以技术赋能行业适配移动应用场景,培育政务互动、数字生活、智慧社区、智慧家庭等可持续、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4.深度挖掘数据潜能,提升媒体融合效能
深度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需要深度挖掘数据潜能,通过整合社会多方数据资源,搭建以媒体为核心的媒介关系网络。一方面需要对内搭建数据融通的内容生产体系、用户运营体系和分众传播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对外搭建基于数据合作的政务服务体系、数据开发体系和智慧城市运行体系。
5.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建构崭新国家形象
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理应成为媒体深度融合战略布局的重要趋势。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国际传播在内容、载体、平台等方面均有基础资源和独特优势,但在掌握国际话语主动权、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与国际舆论引导力等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
专题四:算法推荐
算法推荐是基于一定的用户数据,通过一些数学算法,精准地向用户推荐其可能喜欢的内容。算法推荐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最主要的一种信息推送方式之一,推荐算法主要分为6种:基于内容、基于协同、关联规则、基于效用、基于知识、组合推荐。算法推荐可以根据用户检索习惯精准判断用户需求,个性化、定制化推荐用户喜欢的内容,但依托数据和技术的算法推荐不可避免地存在弊端,出现恶性竞争、信息茧房等问题。
一、算法推荐的依据
1.内容推荐
也称作用户画像算法,基于内容推荐算法的原理是计算机挖掘用户喜好和历史浏览关注记录,总结出用户的兴趣图谱,然后计算每条新闻与用户画像的相似度,将相似度最高的新闻推荐给用户。
2.协同过滤推荐
较为常见是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即当用户喜欢那些具有相似兴趣用户喜欢的新闻时,这类的新闻就会被推荐给该用户。例如追星族在刷微博和抖音时,经常性的会关注自己爱豆的信息,所以逐渐的在微博的的热点推荐和抖音的视频推荐时几乎都和自己的爱豆有关。
3.单因子推荐
即基于新闻的点击量、阅读量、点赞或转发量等某单一因子的量值实现对用户推荐。此外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采用多种算法混合的策略来进行推送。
二、算法推荐给新闻业带来的积极影响(算法新闻的优势)
1.新闻观念:从“内容为王”到“用户至上”
新媒体时代,技术赋权使受众地位不断提升,甚至转变为拥有自主的信息选择权利的“用户”。而当算法推荐走入新闻领域时,用户的地位就更高了。用户不仅是新闻的选择者、接受者,甚至是新闻生产和推送的“中心”,所有的新闻生产和推送都围绕着用户的兴趣和选择展开,新闻观念真正开始了从“内容为王”到“用户至上”的转向。
2.新闻采编:从基于“新闻价值”到基于“用户兴趣”
算法型媒体的新闻采编则以“用户兴趣”为主要基调,进行海量信息的自动采集和数据分析甚至进行自动化的新闻写作。在大数据背景下,收集整理用户关于使用场景、使用偏向和兴趣偏向等数据进行新闻整合和采编,新闻采写由基于“新闻价值”逐渐转变为基于用户兴趣,有学者认为这是“把关权力从人工编辑向智能算法的让渡”,今日头条式的“你关心的,就是头条”是其中的典范。
3.新闻推送:从传统的“统一推送”到“个性化推送”
“算法推荐”式的新闻传播则注意到了用户的不同需求,针对用户过往的浏览记录,利用算法推荐,可以实现对用户画像的动态描述,进而达到千人千面,让每个生产者的新闻智能化精准匹配用户。基于算法了解用户的兴趣和偏好然后进行“个性化的推送”,不仅更好得满足用户的“长尾需求”,而且能用户增加黏性,提升传播效果。
4.新闻人才:由“采写型人才”到“全能技术型人才”
随着新媒体时代尤其是以“算法”为主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海量化的信息和机器新闻并存,传统的“采写”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相反,精于大数据传播甚至算法设计等的“技术型人才”或者说是“全能型人才”成为需求导向,未来的新闻职业者除了采写编评等基本业务能力之外,计算机技术也将成为需求重点。
三、算法推荐的消极影响
1.算法推荐与用户隐私泄露的矛盾
“隐私权”是基本的人身权利,但在基于“算法推荐”的大数据时代,“隐私泄露”问题越发严重。算法的基本理念就是追踪用户浏览行迹,预测其兴趣偏好进行新闻推送。在这一逻辑下,用户的隐私在互联网环境下将极难保护。
中西方学者已经越来越多地注意到这一问题,甚至提出了“数据被遗忘权”这一概念(即用户有权删除互联网中涉及自己的数据信息)可见,用户信息安全与隐私保存将是大数据环境下必须思考的重点。
2.算法推荐会导致信息茧房的出现
基于算法推荐的原理,用户只关注符合自己偏好的信息,无疑会进一步强化了受众原本固有的喜好,疏远其他信息碰撞的机会,脱离了社会信息以及经验的共享,进而导致社会粘性的丧失。
3.网络巴尔干效应凸显
算法推荐使得用户只接受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将其他不感兴趣或者与自己兴趣爱好相悖的信息排除在个人信息接收网之外。相同的兴趣群体迅速聚合在一起,这些兴趣群体与另外一些群体之间形成了厚厚的壁垒,久而久之,社会被分割成了一个个的小区隔,这无疑极大地弱化了群体的功能。
4.网络群体的极化
基于信息茧房以及网络巴尔干效应,群体内成员与外部世界交流会大幅度减少,群体成员拥有相近似的观点和看法,群体内同质的特征显著,这些群体存在着群体极端化发展的趋势,他们会对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其他人或集体进行大肆辱骂等行为,特别是当事件涉及到公共利益时。
5.主流价值观的消解
《今日头条》张一鸣一再主张算法没有价值观,并且强调今日头条不设总编辑。类似《今日头条》这样的聚合类新闻资讯客户端,自身不进行内容生产,依靠渠道优势来换取媒体和自媒体的内容供应。从这个角度来说,《今日头条》本身没有价值观。但由于平台编辑把关缺失和内容审查的后置,导致传递不同价值观的内容被机器分发给不同用户。当机器有着人性深层处猎奇、低俗等需求的驱动时,个性推荐的新闻在价值导向和质量上就难以保证。
四、如何加强算法推荐的综合治理
1.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要坚持党管新媒体,把导向要求落实到平台管理、队伍建设、内容生产等各个环节。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算法推荐,所有的算法规则、技术架构都要符合社会伦理和法律法规。鼓励优质内容生产和传播,加强算法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推送,放大正能量作品的影响力、感染力,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2.压实平台主体责任
智能平台应当肩负起信息把关、价值引领的主体责任,守住底线,把住红线,决不能传播有害信息、造谣生事。要加强总编辑责任制度,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不能仅以点击量、广告收入为标尺,放任低俗内容侵蚀受众。研发升级算法识别体系,强化算法技术对于新闻源头的筛选过程,规范稿源和内容生成方式,提高优质内容推荐权重。
3.加强顶层设计和监管治理
政府部门要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立法体系建设,研究出台算法推荐的相关管理办法,划定技术伦理、权限边界和行为规范。密切关注算法推荐的技术创新和延伸发展,特别是其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运用和影响。履行好监管责任,对于未能尽到主体责任的平台及时间责、督促整改。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优化举报处置流程,完善举报核实奖励机制。
4.提升用户网络素养
用户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媒介使用观念,培养消费优质内容的习惯,使得媒介为我所用而非沉溺其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对信息的辨识、分析能力,提升对信息价值的判断、解读能力,避免沦为技术的客体和附庸。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培养多元开放思维,突破“信息茧房”的壁垒,提高理性认知水平。
五、算法推荐与舆论引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对新时代的网络舆论引导提出了新要求。短期内,算法推荐对网络舆论生态的确会带来冲击,但长远来看,它作为新媒体的“基础工具”,对网络舆论引导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效性。
1.用算法推荐革新网络舆论引导理念
传统媒体语境下的舆论引导,偏向于灌输式、粗放式的单向传播,不太重视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接收习惯和内心满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算法推荐的运用,舆论引导要顺应分众化差异化趋势,精准目标定位,注重用户体验。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科学分析、有效洞察受众需求,推送更多个性化、专业化的信息,让信息持续“入眼”并“入脑入心”。
2.用算法推荐探索网络舆论引导新范式
积极主动借助算法规则和传播优势,提升优质作品的到达率、阅读率、点赞率,拦截过滤低俗、媚俗、负面内容。在内容生产方面,可将用户阅读互动产生的数据反哺内容创作者;在正能量推送方面,可通过划分正能量池等手段来保证首屏生态良好;在稿源审核方面,可将重大新闻通过置顶或要闻强插等方式优先展示给用户;在生态调控方面,可运用风险评估模型来打击“标题党”等网络乱象。
3.用算法推荐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实效
借鉴算法推荐契合公众自我意识觉醒的需要,通过精心的议题设置与受众产生共鸣,在尊重公众独立思考和理性意志基础上促进共识达成。利用算法推荐数据采集、信息追踪功能,搜集网络舆情并科学分析研判,了解民情、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在具体的网络舆论引导中,鼓励负责任的观点表达和理性的交流互动,运用多元、有效的公共话语以事实来说服人、以理性来引导人。
专题五: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它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一、人工智能对新闻业的影响
1.带来新的传播速度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生产主要依靠专业机构和新闻记者(PGC)。进入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不再是职业媒体人的专属,受众也开始自主或众包生产内容(UGC)。人工智能时代,随着机器计算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新闻生产实现的一个新突破则是“机器人写新闻”(CGC)。
所谓“机器人写新闻”,实际上是一套程序算法,通过垂直领域开放平台的接入或平台授权,机器人可以快速抓取、生成、发布和推送资讯。尤其在证券交易、体育赛事、地震信息等方面,机构网站提供信息接日,机器就可快速抓取而后生成并推送新闻。
2.创造新的阅读体验
运用人工智能,新闻呈现方式可以更加互动化,可以尝试做出智能化的交互体验。皮埃罗·斯加鲁菲在《2017未来媒体报告》中就曾预言,未来的新闻是用来体验的,而非仅仅用来阅读。近年来,随着语音识别、语音处理技术的不断成熟,中外互联网公司推出了一系列“语聊机器人”产品,比如苹果“Siri”、微软“小冰”和百度“小度”等。不少媒体也将此应用到新闻报道领域,推出智能新闻机器人。
3.形成新的分发机制
如果说“机器人写新闻”和“语聊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内容生产环节的改造,那么智能分发和个性化推荐则是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内容分发环节的变革。过去,无论是报纸版面还是门户首页,主要由编辑根据新闻价值和媒体定位来筛选稿件,他们推荐什么用户才能看到什么,新闻的筛选和排列主要基于人工的判断,而且考虑的是大众的普遍需求,而非用户的个体兴趣。
二、未来新闻业该如何拥抱人工智能
1.在物联网环境下重新定义新闻
从传播过程来说,我们要打破现有的新闻采集、分发和传播链条的思维,从“万物皆媒”或者说“物联网+互联网”的角度来思考新闻业的未来。将来,任何带有智能传感器或处理器的物体,都可能成为信息的采集者、中介者甚至发布者。我们要把新闻业和人工智能的话题放在物联网环境下,从网络化关系社会的语境来把握新闻业的发展趋势。
2.对智能化新闻保持理性期待
从传播的效果来看,我们还要保持追问和反思:机器与新闻业的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传播效果?只是为了让动态事实的传播速度更快,让信息的阅读体验变得更愉悦,让信息分发变得更高效?让我们把信息的定制和分发更多交给机器来完成时,我们在信息获取、消化吸收过程中的收获会有怎样的变化?新闻业在应用人工智能的同时,不能放弃更具理想的职业追求,即如何在满足公众获得新闻“1feel”(感受)的基础上,还能增进用户“I think”(思考)。
3.在技术创新中张扬人的价值
人工智能未来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创新社会治理,但人类应该有办法让技术在人类可掌控的范围内服务于人类的发展,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共融。面向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新闻业在运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通过“人+机器”、机器帮人、不断迭代的大数据闭环,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体现人的主导性和价值观。
三、人工智能带来全新的议题设置
传统媒体的议题设置,主要取决于当时的新闻热点、宣传管理部门的指令、媒体同行的选择和编辑记者的经验。但是,人工智能技术出现后,媒体议题设置和编排分发的旧有规则被打破了。算法推荐新闻,以及受众之间的相互推荐,逐渐开始争夺内容分发的主导权。
1.人工智能技术使得“用户画像”更清晰,可以为用户量身定做内容。
“你在看手机时,手机也在看着你”,互联网巨头悄然地收集着用户所有行为数据--除一般性的用户数据(如性别、年龄、地域分布、情感倾向、注意力偏好、行为喜好、渠道偏好、消费能力、生活轨迹、关系圈、终端匹配等),还有产品数据(如产品形态、产品资费、渠道、品牌、类型和终端要求等),以及网络能力数据(如网络功能、利用率、效率等)。新闻客户端“一点资讯”的创始人郑朝晖曾坦言:“比阅读重要的是阅读者的行为”。
2.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受众进行场景化适配
在不同时段、不同地理位置,用户对新闻的需求都不同,机器人可以在后台实时调整。如此,就不会出现将传统媒体内容照搬到PC端,PC端内容复制到手机端,将白天信息需求视为和夜晚等同的窘境。
3.人工智能技术使媒体更加社交化
人工智能技术更加注重对社交媒体数据的收集和挖掘。对媒体来说,没有大数据,一切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未来媒体的竞争力,取决于其数据挖掘的能力,而非简单的叙事能力。过去的议题设置,片面追求新闻热点,忽略多元化用户的需求。而人工智能时代的内容选择,取决于兴趣引擎以及长尾理论。今日头条的竞争对手“一点资讯”也深谙此道。它通过微博绑定,推测出用户的兴趣爱好。用户使用时间越久,基于兴趣引擎的媒介工具会越来越懂用户,在频道内容和排序上会更符合其胃口。
四、传统媒体如何应对人工智能
1.传统媒体不能一味沉溺于“内容为王”的路径依赖,而要考虑“内容+技术+渠道+市场+人才”的全产业链运作。片面强调“内容为王”,对科技发展视而不见,最终会导致传统媒体的彻底边缘化,丧失主流舆论阵地。
2.传统媒体除了培养“全能型记者”,还要引进软件算法工程师。一方面,媒体需要复合型的人才队伍,需要记者掌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其除了必备传统“报台网”的采访、编辑和写作技巧,懂得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制作技能,还要懂得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的发稿流程。另一方面,媒体队伍需要专门的算法工程师。媒体队伍的知识结构,不能局限于中文、新闻、传播等文科领域,还需要大量的IT人才,满足TMT、ICT的融合趋势。
3.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步步紧逼,传统媒体不能画地为牢,需要打破藩篱,既要开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一体化运营,也要做好内容集成服务商。传统媒体可以在媒体聚合平台安营扎寨(如媒体公众运营号),还可以主动聚合自媒体(如发起自媒体联盟),实现平台共享。
(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海文考研收集整理,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