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9来源:海文考研
2004年的考研英语一翻译真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The Greeks assum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had some connection with the process of thought, which took root in Europe long before people realized how diverse languages could be.(2004-翻译-Q.61)
【参考译文】
希腊人认为,语言结构与思维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一观点在人们尚未认识到语言的多样性以前就早已在欧洲扎根了。
看完这个句子,求知欲比较强的同学可能要问了:语言和思维之前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这里,老师给大家找了一些背景材料,希望能解答大家的困惑,也为大家今后理解相关的材料提供有用的背景知识。
总体而言,语言结构决定思维方式。之所以说语言决定思维方式,还要从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所提出的“语言世界观”理论说起,他认为“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也就是说不同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都会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观察认识现实,使相同的现实在不同民族的主观认识中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其外在表现就是语言的差异。以汉语和印欧语为例,汉语世界观多着眼于空间和名物,即使是时间性的动作行为也往往借助于名物而限制其范围,如表“动”的行走意义也因空间差异而有所划分:“室中谓之歭,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等等。这说明名物在汉语编码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体现了汉语世界观强调空间,重静而不重动。
而印欧语世界观却恰恰相反,强调时间,重动而不重静。在对最能反映印欧语早期特点的梵语的研究中,语言学家认为梵语只有名词和述词,且它们的关系是名出于述,语言的编码体系自发的形成一种和动词相配的名词,名词动词两大词类分别承担了“主-谓”结构中主语和谓语的功能。
正是因为两种语言世界观的根本差异导致了其语言结构向两极分化,汉语重语义,印欧语重形态变化。语言结构的不同就导致了概念形成途径的不同,汉语寓于暗示,言简意丰,因此擅长以“直觉的概念”为出发点,呈现比喻例证的两点论的特点,而印欧语严密而明确,擅长以“假设的概念”为出发点,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呈现亚里士多德三点论的特点。正因为思维方式的基础就是概念的形成途径,所以汉语社团形成了直觉性思维方式,印欧语社团形成了推理性思维方式。
看完这段材料,大家对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不是又清晰了一些呢?
(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海文考研收集整理,侵权必删!)